安文琪(左)與導師朱盈蓓(中)、同門彭舒潁。
姓名:安文琪
身份:廈門大學嘉庚學院2025屆聯(lián)合培養(yǎng)研究生,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(yè)
就業(yè)單位:集美中學
三年前,當?shù)弥约罕讳浫閺B門大學與嘉庚學院的聯(lián)培研究生時,我頓生親切也倍感幸運——因為我本科畢業(yè)于集美大學,陳嘉庚先生創(chuàng)辦的學校之一。
尤記當年,踏入嘉庚學院的那一刻,濃郁的 “嘉庚” 氣息撲面而來。獨具特色的嘉庚式建筑令人眼前一亮,燕尾脊、紅磚墻的樓群依山傍海,與自然環(huán)境完美融合;整齊的連廊貫穿主樓,漫步其中,光影在磚瓦間流轉(zhuǎn),仿佛訴說著嘉庚精神的傳承。這與廈門大學一脈相承的建筑基因,讓我感受到兩所學校之間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。
傳承嘉庚精神的同時,嘉庚學院也處處彰顯著創(chuàng)新與活力。初入主樓群 1 號樓時,我常常會迷失方向,卻總能在不經(jīng)意間遇見驚喜——樓層指引牌上 “AI 新聞研究與制作中心”“計算與虛擬廣告研究中心” 等創(chuàng)新平臺,吸引著我的目光。
作為一名對游戲交互性與文學交互性充滿興趣的學生,我有幸?guī)煆闹煊砝蠋煛T谒龜[滿古怪小玩意和書籍的辦公室里,她不僅耐心解答我的疑問,還熱情地與我探討 “后人類”“游戲?qū)W” 等前沿知識。在這里,我深刻感受到嘉庚學院與其他高校的不同:這里的老師總是鼓勵我們大膽嘗試、勇于探索。
嘉庚學院是一片仰望星空的理想園地。在這片開放包容的校園里,我遇到了許多良師益友。亦師亦友的朱盈蓓老師,生活中活潑可愛,關(guān)心我的點滴成長;學術(shù)上認真嚴謹,指導論文時一絲不茍。她總是善于發(fā)現(xiàn)我的閃光點,并給予我真誠的鼓勵,讓我收獲了前所未有的自信。
此外,蘇新春教授、杜晶晶老師、孫園園老師等老師們溫潤而不失嚴肅,他們以扎實的學識,帶領(lǐng)我們在實事求是中追尋理想;王萍老師、韓雪老師、研究生工作部老師等則是聯(lián)培生們的貼心引路人,細致周到地關(guān)懷著我們的學習與生活。與可愛的學弟學妹、同屆伙伴暢談科幻、討論文學的時光,更成了我記憶中珍貴的精神財富。
三年后的今天,作為嘉庚學院2025屆聯(lián)合培養(yǎng)碩士的我,又走進了另一所由陳嘉庚先生創(chuàng)辦的學校——集美中學,開啟新的教育征程。如今,當我思考陳嘉庚先生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內(nèi)涵時,答案逐漸清晰:它是嘉庚式連廊為同學們遮風擋雨的溫暖守護,是老師們教會我們在腳踏實地中仰望星空的諄諄教誨,是師生相聚、共同成長的美好情誼。
回首過往,我的故事含“嘉”量很高;展望未來,我將繼續(xù)弘揚嘉庚精神,踐行 “止于至善” 校訓,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前行。
[編輯:陳巧恩]
[校對:王小磊 甘麗紅 樊雨昕]
[審核:彭歡]